软技能训练营得到职场人的认可培养是职场人需要的软技能

来源:东方财富 作者:樊华 时间:2023-01-03 14:07  阅读量:10155   
2023-01-03 14:07

日前,一个名为Get Trained的新品牌发布,旨在提升职场软技能,并公开了公司未来三到五年的战略目标:成为职场人士的终身教育企业。

获得未来为职场人提供通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的终身教育产品和服务其中,通识教育提供职场人需要的跨学科,跨领域的教育产品和服务,能力,培养是职场人需要的软技能

不久前,我国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颁布实施以来首次大修,2022年5月1日正式实施新《职业教育法》首次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此外,强调建立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依法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产学研各界认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市场化职业培训机构大有可为

那么,在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如何理解获得职场软技能培训这一举动「软技能训练营」产品的兴起会给职业教育行业和市场带来怎样的新气象

软技能训练营得到职场人的认可。

其实,软技能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全世界都在讨论英国学者艾玛·苏·普林斯撰写的《软技能》一书将软技能定义为提高适应能力,突破生活天花板的必备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和同理心在畅销书《软技能:超越代码的生存指南》中,美国企业家John Sonmez建议程序开发人员和其他技术人员提高人际沟通,自我学习,运营个人自媒体等软技能,以便更接近成功

中国人民大学职场研究项目组发布的《2022中国职场发展建议白皮书》指出,与职业硬技能相比,数字经济时代的职场人士对软技能的提升有着更强烈的需求,其工作沟通技能,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技能,社交沟通技能,管理技能和学习技能位列职场人士认为更重要的五大职场技能之首提升软技能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职场人的共识

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软技能教育的供给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构建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软技能教育的供给质量是重要环节

可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职业教育在硬技能和软技能两个不同方向的发展并不平衡无论是我国的职业院校还是职业培训机构,所教授的内容都侧重于针对特定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课程体系大多是按照技术领域或专业岗位来设置的,如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等特别是现在市面上的职业培训课程很多,绝大多数都是特定职业的资格考试,人才招聘考试,职业必备的专业技能培训,也就是应试培训和硬技能培训相比之下,软技能职场教育产品的特点是供给严重不足,质量参差不齐

为了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我国职业培训行业需要为广大在职和就业前人群提供高质量的软技能教育服务Get Trained新品牌的推出,将职场软技能教育确立为公司业务发展的主渠道,可以看作是民营企业响应社会需求,参与推动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探索

背靠万亿级的职业教育市场,优质企业大有可为。

从行业和企业发展来看,软技能培训市场前景广阔,有政策导向支持,有站上风口的潜力,能为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根据Jost Sullivan的报告,2026年中国职业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收入预计将达到11107亿元,一个新的万亿美元市场正在形成在主要由社会力量参与的非学历职业培训领域,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26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3445亿元届时,非学历职业教育培训行业独立培训人数将达到4770万人

长期以来,这个巨大的市场一直被专注于职业硬技能培训的公司所主导目前国内非学历职业培训领域的十余家上市公司,大多从事硬技能培训,如公考培训,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厨师培训,IT技能培训等这种培训服务,对于想从事某个职业或者想提高专业技能的人来说,是刚需人群基数大,付费意愿强,培训效果可以外化,容易衡量

相比之下,软技能培训尚未成气候,但前景看好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生产方式和工具的加速变革,劳资双方对提升软技能的需求日益强烈,注重实战和实效的软技能培训产品和服务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教,学,训,测,评为一体的训练营产品,有望快速打开市场

其实我们所做的并不是跨界,而是沿着学以致用的道路更进一步它的产品越来越面向解决问题,越来越实用一方面可以传授知识,开阔视野,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改变行动,提升技能,从认知和能力两个维度为职场人赋能根据消息显示,之前在打磨知识服务产品中沉淀下来的R&D经验,课程R&D团队,举办进修学院过程中探索出的小组学习组织方式,运营经验,都被重用得到了培训,这是训练营产品受欢迎背后的主要因素

职业教育市场即将崛起,但只有那些坚持品质,沉下心来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勇立潮头在教育的道路上,任何企业都没有捷径可走慢就是快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汽车点评网 分析汽车

关注汽车点评网,收听和分享“汽车秘密”

05

携手汽车点评网,为您提供更多汽车行业新鲜货。